合肥工业大学咨询答疑请进学姐本校直发淘宝店: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
招生年份:2023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38 | 专业代码 : 081100 |
研究方向 |
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.自动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 02.复杂系统建模、控制与优化 03.工业控制技术与装备 04.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 05.新能源利用中的控制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4 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 自动控制原理
业务课覆盖范围 1.自动控制理论: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;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、传递函数,结构图、信号流 图的绘制与化简;控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,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,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,高阶系统的 近似分析,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、稳态误差计算和静态误差系数;根轨迹的基本概念,根轨迹绘制 的基本法则,广义根轨迹,利用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性能;频率特性的概念,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 制(幅相曲线、伯德图),频率域稳定判据,稳定裕度,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;校正的概念与方式,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,频率域串联校正的分析法(超前校正、滞后校正)和综合法,复合校正;信 号的采样与保持,z 变换理论,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,离散系统的时域响应、稳定性与稳态误差,离 散系统的数字校正;常见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,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法和描述函数分析法。 2.现代控制理论基础:状态的概念、状态空间表达式及其线性变换,微分方程与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 的转换,传递函数矩阵,组合系统的数学描述;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,脉冲响应矩阵;离散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,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离散化,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;能控性、能观测性 的概念,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、能观测性判据,对偶原理,SISO 系统标准形,能控性、能观测性与 传递函数关系,系统结构分解,实现问题;李亚普诺夫稳定性概念,李亚普诺夫第二法,BIBO稳定; 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、系统镇定,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,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,渐近跟踪与干 扰抑制以及解耦控制的概念。 初试参考书目 1.《自动控制理论》,王孝武、方敏、葛锁良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9 2.《现代控制理论基础》(第 3 版),王孝武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3 3.《自动控制原理》(第七版),胡寿松,科学出版社,2019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笔试科目:
控制系统综合 控制系统综合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(占 40 分)、传感器与检 测技术(占 40 分)、C 语言程序设计(占 30 分)、直流调速自动控 制系统(占 40 分)。 1.覆盖范围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(微处理器,存储器设计与扩展,中断概念与中断系统);微型计算机基本接口(可编程定时器/计数器原理及应用,可编程并行接 口原理及其应用);汇编语言程序设计(分支程序、循环程序、中断程序的阅读与编写,程序流程图的阅读与绘制)。试题主要基于 8086 最小系统。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的定义、组成和分类,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。电阻式传感器、电感式传感器、电容式传感器、电涡流传感器、压电式传感器、霍尔传感 器、光电式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、结构组成、测量电路和基本应用。 C 语言程序设计 基本数据类型;基本算术运算;基本控制结构(选择控制结构,循环控制结构);函数(函数的定义,变量的存储类型及作用域,数据传递,递归);算 法基础(排序和查找,程序流程图的阅读与绘制);指针(变量的内存地址,指针的定义和使用,指针的运算);数组(指针与一维/二维数组,多维数组, 动态数组);字符串(字符串的定义和存储,字符数组,字符串处理函数);结构体和数据结构基础(结构体,共用体,枚举数据类型,数据的逻辑结构 和存储结构,链表,栈和队列,树和图)。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(晶闸管-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、直流脉宽调速系统),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(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、 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设计),转速、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(转速、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 分析、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、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),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(数字测速、数字滤波)。 2. 复试参考书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《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(第 5 版),周荷琴、冯焕清编著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》(第四版),徐科军主编,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6 C 语言程序设计 《C 语言程序设计》(第四版),苏小红、赵玲玲等编著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9 年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3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复试 |
>>更多分数线信息 | ||
录取比例 |
>>更多录取信息 | ||
难度系数 |
>>更多难度分析 | ||
导师信息 |
>>更多导师信息 | ||
研究方向 |
招生年份:2022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38 | 专业代码 : 081100 |
研究方向 |
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.自动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 02.复杂系统建模、控制与优化 03.工业控制技术与装备 04.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 05.新能源利用中的控制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4 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 自动控制原理:
《自动控制理论》,王孝武、方敏、葛锁良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9 《现代控制理论基础》(第 3 版),王孝武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3 《自动控制原理》(第五版),胡寿松,科学出版社,2007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科目:
控制系统综合 控制系统综合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(占 40%)、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(占 30%)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(占 30%)。 参考书目: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《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(第 5 版),周荷琴、冯焕清编著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》(第四版),徐科军主编,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6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注:本年度不设跨专业考试科目。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21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38 | 专业代码 : 081100 |
研究方向 |
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.自动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 02.复杂系统建模、控制与优化 03.工业控制技术与装备 04.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 05.新能源利用中的控制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4 自动控制原理 各方向也可选考数学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课(但必须选考英语一、数学 一)。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 自动控制原理
参考书目: 1.《自动控制理论》,王孝武、方敏、葛锁良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9 2.《现代控制理论基础》(第 3 版),王孝武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3 3.《自动控制原理》(第五版),胡寿松,科学出版社,2007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科目:控制系统综合,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(40%)、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(30%)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(30%)。
复试参考书目: 1.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《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(第 5 版),周荷琴、冯焕清编著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.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3 年 3.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》(第四版),徐科军主编,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6 年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20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273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37 | 专业代码 : 081100 |
研究方向 |
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日制 37 人 01.自动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 02.复杂系统建模、控制与优化 03.工业控制技术与装备 04.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 05.新能源利用中的控制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4 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 自动控制原理 《自动控制理论》,王孝武、方敏、葛锁良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9 《现代控制理论基础》(第 3 版),王孝武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3 《自动控制原理》(第五版),胡寿松,科学出版社,2007
备注:1.学院 19 人 2.智能院 18 人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笔试科目为控制系统综合,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(70 分)、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(40 分)、传感器与 检测技术(40 分)。
参考书目: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《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(第 5 版),周荷琴、冯焕清编著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3 年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》(第四版),徐科军主编,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6 年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9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323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20 | 专业代码 : 0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建模、控制与优化 02.运动控制系统 03.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04.工业控制系统及装备 05.智能控制系统 06.机器人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4 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 自动控制原理
1.自动控制理论: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;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、传递函数,结构图、信号流图的绘制与化简;控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,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,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,高阶系统的近似分析,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、稳态误差计算和静态误差系数;根轨迹的基本概念,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,广义根轨迹,利用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性能;频率特性的概念,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(幅相曲线、伯德图),频率域稳定判据,稳定裕度,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;校正的概念与方式,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,频率域串联校正的分析法(超前校正、滞后校正)和综合法,复合校正;信号的采样与保持,z 变换理论,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,离散系统的时域响应、稳定性与稳态误差,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;常见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,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法和描述函数分析法。 2.现代控制理论基础: 状态的概念、状态空间表达式及其线性变换,微分方程与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转换,传递函数矩阵,组合系统的数学描述;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,脉冲响应矩阵;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,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离散化,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;能控性、能观测性的概念,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、能观测性判据,对偶原理,SISO 系统标准形,能控性、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关系,系统结构分解,实现问题;李亚普诺夫稳定性概念,李亚普诺夫第二法,BIBO 稳定;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、系统镇定,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,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,渐近跟踪与干扰抑制以及解耦控制的概念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
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(微处理器,存储器设计与扩展,中断概念与中断系统);微型计算机基本接口(可编程定时器/计数器原理及应用,可编程并行接口原理及其应用);汇编语言程序设计(分支程序、循环程序、中断程序的阅读与编写,程序流程图的阅读与绘制)。试题主要基于 8086 最小系统。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(晶闸管-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、直流脉宽调速系统),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(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、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设计),转速、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(转速、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、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、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),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(数字测速、数字滤波)。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的定义、组成和分类,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。电阻式传感器、电感式传感器、电容式传感器、电涡流传感器、压电式传感器、霍尔传感器、光电式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、结构组成、测量电路和基本应用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7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29 | 专业代码 : 0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建模、 控制与优化 02.运动控制系统 03.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04.工业控制系统及装备 05.智能控制系统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4 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 自动控制原理:
1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;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、传递函数,结构图、信号流图的绘制与化简;控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,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,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,高阶系统的近似分析,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、稳态误差计算和静态误差系数;根轨迹的基本概念,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,广义根轨迹,利用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性能;频率特性的概念,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(幅相曲线、伯德图),频率域稳定判据,稳定裕度,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;校正的概念与方式,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,频率域串联校正的分析法(超前校正、滞后校正)和综合法,复合校正;信号的采样与保持,z变换理论,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,离散系统的时域响应、稳定性与稳态误差,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;常见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,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法和描述函数分析法。 2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状态的概念、状态空间表达式及其线性变换,微分方程与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转换,传递函数矩阵,组合系统的数学描述;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,脉冲响应矩阵;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,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离散化,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;能控性、能观测性的概念,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、能观测性判据,对偶原理,SISO 系统标准形,能控性、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关系,系统结构分解,实现问题;李亚普诺夫稳定性概念,李亚普诺夫第二法,BIBO 稳定;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、系统镇定,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,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,渐近跟踪与干扰抑制以及解耦控制的概念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:
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,微处理器,汇编语言程序设计,存储器设计与扩展,中断概念与中断系统,可编程并行接口原理及其应用,可编程定时器/计数器原理及应用。试题基于 Intel8086 最小系统,部分试题也可以基于 51 单片机系统作答。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(晶闸管-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、直流脉宽调速系统),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(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、 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设计),转速、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(转速、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、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、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),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(数字测速、数字滤波)。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的定义、组成和分类,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。电阻式传感器、电感式传感器、电容式传感器、电涡流传感器、压电式传感器、霍尔传感器、光电式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、结构组成、测量电路和基本应用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6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16 | 专业代码 : 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建模、控制与优化 02.运动控制系统 03.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04.工业控制系统及装备 05.智能控制系统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4 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 自动控制原理 1.自动控制理论 2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5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17 | 专业代码 : 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02.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3.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04.运动控制系统 05.集散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06.网络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34 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834自动控制原理: 1.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;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、传递函数,结构图、信号流图的绘制与化简;控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,一阶系统的 时域分析,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, 高阶系统的近似分析,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、稳态误差计算和静态误差系数;根轨迹的基本概念,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,广义根轨迹,利用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性;频率特性的概念,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(幅相曲线、伯德图),频率域稳定判据,稳定裕度,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;校正的概念与方式,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,频率域串联校正的分析法(超前校正、滞后校正)和综合法,复合校正;信号的采样与保持,z 变换理论,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,离散系统的时域响应、稳定性与稳态误差,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;常见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,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法和描述函数分析法。 2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状态的概念、状态空间表达式及其线性变换,微分方程与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转换,传递函数矩阵,组合系统的数学描述;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,脉冲响应矩阵;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,线 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离散化,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;能控性、能观测性的概念,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、能观测性判据,对偶原理,SISO系统标准形,能控性、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关系,系统结构分解,实现问题;李亚普诺夫稳定性概念,李亚普诺夫第二法,BIBO 稳定;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、系统镇定,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,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,渐近跟踪与干扰抑制以及解耦控制的概念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科目: 控制系统综合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4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28 | 专业代码 : 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02.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3.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04.运动控制系统 05.集散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06.网络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.思想政治理论 2.英语一 3.数学一 4.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《自动控制理论》,王孝武、方敏、 葛锁良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《现代控制理论基础》(第二版),王孝武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;或者《自动控制原理》(第五版),胡寿松编,科学出版社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科目: 微机原理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参考书: 《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》(第三版),周荷琴编,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;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前需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,加试科目由各学院确定,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,只要其中任何一门低于60分,即不得参加复试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3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27 | 专业代码 : 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02.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3.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04.运动控制系统 05.集散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06.网络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.思想政治理论 2.英语一 3.数学一 4.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《自动控制理论》,王孝武、方敏、 葛锁良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《现代控制理论基础》(第二版),王孝武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科目: 微机原理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参考书: 《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》(第三版),周荷琴编,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;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前需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,加试科目由各学院确定,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,只要其中任何一门低于60分,即不得参加复试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2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30 | 专业代码 : 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02.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3.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04.运动控制系统 05.集散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06.网络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.101思想政治理论 2.201英语一 3.301数学一 4.834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《自动控制理论》 王孝武 方敏 葛锁良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《现代控制理论基础》第2版,王孝武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科目: 微机原理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复试参考书目: 《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》(第三版),周荷琴,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;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1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: 42 | 专业代码 : 81101 |
研究方向 |
01.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02.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3.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04.运动控制系统 05.集散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06.网络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.思想政治理论 2.英语一 3.数学一 4.自动控制原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《自动控制理论》 王孝武 方敏 葛锁良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 ||
复试科目 |
复试课程:微机原理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参考书目:《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》(第三版),周荷琴,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; 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(第三版),陈伯时,机械工业出版社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手机登录/注册 | |
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