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加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☆生态学 考研咨询QQ:800179089
云南大学生态学考点归纳
云南大学☆生态学专业历年招生信息
招生年份:2023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115 | 专业代码 : 071300 |
研究方向 |
071300 ☆生态学 0871-65948611 01(全日制)不区分研究方向 02(全日制)不区分研究方向(联合培养计划) 03(全日制)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(一) 科目3 671 基础生物学 科目4 825 生态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71 基础生物学
参考书目 《陈阅增普通生物学》,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德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4年8月,第4版。 825 生态学学姐推荐: 牛翠娟、娄安如《基础生态学》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。 该专业分方向招生。01方 向预计招生93人。02方向 为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 热带植物园联合培养计 划,预计招生15人。03方 向为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 项计划,该专项计划有关 情况详见《西南联合研究 生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 生专项说明》, 预计招生7 人。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825 生态学
试卷的题型结构 概念及术语理解(英文名词须先翻译成中文名词,再作解释) 辨析比较 (概念及术语比较) 简答题 分析题 (图表分析) 论述题 671 基础生物学 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、选择题、填空题、简答题、论述题等。 更多题型结构 |
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复试 |
>>更多分数线信息 | ||
录取比例 |
>>更多录取信息 | ||
难度系数 |
>>更多难度分析 | ||
导师信息 |
>>更多导师信息 | ||
研究方向 |
招生年份:2022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97 | 专业代码 : 071300 |
研究方向 |
071300 生态学 01(全日制)不区分研究方向 02(全日制)不区分研究方向(联合培养计划) 备注: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。 该专业分方向招生。 01方向预计招生82人,含1 个单考招生计划。02方向为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培养计划,预计招生15人。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(一) 617 普通生物学 825 生态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 普通生物学
1.动物生物学部分指定教材:《动物生物学教程》,左仰贤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年,第二版。 2.植物学部分指定教材:马炜梁主编,《植物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8年,第二版。 3.微生物学部分指定教材:《微生物学》,周德庆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20年,第四版。 825 生态学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(一)环境、环境因子、生态因子与生物的生态关系 1、环境、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,环境对生物的作用,生物对环境的改造,生物对环境的适应,环境因子作用特征及规律,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规律和一般原则。 2、陆生和水环境中的光因子变化规律,光(光强、光质、光周期)对生物的生态作用,生物对光(光强、光质、光周期)的生态适应(形态结构、生理生化、行为),以光为主导因子的生态型。 3、地球大气、土壤和水温的分布特征与变化,温度(温度变化、极端温度、积温等)对生物分布和生命活动的影响,生物对温度(温度变化、极端温度、积温等)的适应(形态结构、生理生化、行为等方面),动物的体温。 4、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和作用,陆地表面水的分布与水因子的生态意义,陆生生物的水分平衡,水生生物(海水、淡水)的水分平衡,生物对生境水分供应状况的适应及生态型。 5、大气层的生态学意义,氧与生物。 6、土壤的形成与生物,土壤的理化性质对生物的影响,植物对土壤类型的适应。 7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,趋同适应与生活型,趋异适应与生态型。 8、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与相互作用,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适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,适应组合。 (二)种群及其基本特征与数量变动 1、种群的概念,种群形成的基本形式,种群的基本特征,种群的生态生物学意义。 2、种群动态,种群的大小和密度与种群数量统计,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与原因,种群动态参数,种群动态的统计与表达,生命表,存活曲线与种群动态的模型,逻辑斯谛方程及其生态学意义,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化,引发种群动态的内外因素,种群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,生态入侵。 3、集合种群的概念,集合种群空间特征,集合种群动态,集合种群理论的意义与应用。 (三)种群的遗传结构、进化机制和物种的形成 1、生物种的概念,物种与种群。 2、种群的遗传特征,种群遗传的分子基础,种群遗传变化与基因频率,种群遗传平衡状态,哈代-温佰格定律与物种进化。 3、生物的进化要素与动力,变异及其进化意义,物种遗传变异的空间形式,自然选择的机制,自然选择与适合度,自然选择的模式,自然选择的生物学单位,种群大小与遗传漂变,遗传漂变的进化和适应意义,遗传瓶颈及其与种群灭绝,建立者效应与生物入侵。 4、物种形成的过程,物种形成的方式,物种形成的生态机制。 (四)物种的生活史对策 1、生物的生活史,生活史组分,生态对策,生活史对策,能量分配与生活史组分间的权衡。 2、生殖对策,生殖价和生殖效率,r和K对策,C、S和R对策,机遇、平衡和周期性生活史对策,生境与生活史对策。 3、生境存在极端不利时期生物的生活史,滞育、休眠、迁移的形式及生态适应意义,复杂生活周期与进化意义。 (五)种内关系 1、种内竞争,植物的密度效应,植株密度与个体大小,最后产量恒值法则,自疏与自疏法则。 2、物种内的性关系,两性细胞结合与有性繁殖,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适应意义,性比及影响性比的因素,性选择,次生性特征(如雄性诱惑性特征等)的形成机制于进化意义,植物的性别系统,动物的婚配制度及其成因。 3、动物的领域和社会等级,领域和社会等级的生态适应意义,影响动物领域大小的因素,动物的社会等级与优选权,动物社会等级的确定方式与途径。 4、动物种群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,分散利用领域与群集共同利用领域,集群生活的生态学意义。 (六)种间关系 1、种间竞争表现与条件,竞争的类型与一般特征,种间竞争的理论模型,生态位理论,生态位与生物多样性,竞争与生态位的扩张和收缩,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对种间竞争的影响。 2、捕食关系,广义捕食与典型捕食,捕食者与猎物的进化关系和数量关系,捕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意义,在物种、种群和个体水平上捕食者对猎物以及猎物对捕食者的生态影响。 3、食草关系,食草关系中植物受损的特点,植物对被食的适应,植物与食草动物种群的相互动态,人工草地的管护技术的科学基础与必要性,食草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意义。 4、寄生关系,寄生物与寄主的相互适应与协同进化,寄生物与寄主种群的动态,社会性寄生。 5、共生作用,偏利共生与互利共生,互利共生的专性与兼性,动植物间的互利共生,动物、植物与微生物的互利共生,互利共生的进化。 (七)群落生态 1、群落的概念,群落的基本特征,群落性质的个体论与有机论。 2、群落的组成,群落最小面积,群落组成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,群落成员型,群落组成种类是数量特征,种间关联。 3、生物多样性及其层次,物种多样性的度量,常见的多样性指数,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成因假说,生物多样性保护。 4、群落的结构,群落的结构单元,生活型及生活型谱,群落垂直结构,群落水平结构,群落水平和垂直结构与环境的关系,群落结构的时间变化,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。 5、影响群落结构的要素,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,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,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,中度干扰理论,干扰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,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,岛屿的生物多样性,岛屿效应与自然保护,物种资源利用与资源丰富度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。 6、群落的内部动态,群落演替的概念,群落演替的类型,群落演替系列,原生演替系列、次生演替系列、水生演替系列,引发演替的主要因素,演替方向,演替过程理论模型,演替顶级理论,演替与造林,演替与生态退化,演替与生态恢复。 7、群落的分类,群落的连系性与间断性,群落分类的学派;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,植物群落的命名;群落的数量分类,群落直接排序与间接排序。 (八)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、生态系统的概念,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,食物链与食物网,营养级与营养金字塔,生态效率,林德曼效率,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。 2、生态系统的生产与分解,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的过程,初级生产的限制因素和影响因素,初级生产的测定方法,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的过程,次级生产的测定方法,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,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的过程,分解的过程影响因素。 3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,食物链层次上的能量流动,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量流动,异质生态系统的能力流动,分解者和消费者在能量流动中的相对作用。 4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特征,生物地球化学循环,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,水循环,碳循环,氮循环,磷循环,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可持续,物质循环与人类生态环境问题。 (九)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1、陆地生态系统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,陆地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,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,地带性植被与隐域植被。 2、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,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。 3、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,热带雨林,亚热带常绿阔叶林,夏绿阔叶林,北方针叶林,草原,荒漠,冻原。 (十)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 1、生态系统服务。 2、全球生态危机。 3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617 普通生物学
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动物学、植物学、微生物学各占50分左右 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、选择填空题、填空题、简答题、论述题等 825 生态学 试卷的题型结构 概念及术语理解(英文名词须先翻译成中文名词,再作解释) 辨析比较 (概念及术语比较) 简答题 分析题 (图表分析) 论述题 更多题型结构 |
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20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63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63 | 专业代码 : 071300 |
研究方向 |
071300 ☆生态学 0871-65948611 01(全日制)植物生态学 02(全日制)动物生态学 03(全日制)景观生态学 04(全日制)修复生态学 05(全日制)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06(全日制)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7 普通生物学或641自然地理学 825 生态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 普通生物学
测试考生对动物学、植物学基础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能力。 641自然地理学 (一)地质作用与地貌特征 (二)大气和气候 (三)海洋和陆地水 (四)土壤 (五)综合自然地理 825 生态学 (一)环境、环境因子、生态因子与生物的生态关系 (二)种群及其基本特征与数量变动 (三)种群的遗传结构、进化机制和物种的形成 (四)物种的生活史对策 (五)种内关系 (六)种间关系 (七)群落生态 (八)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(九)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(十)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备注: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。其中含1个单考招生计划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617 普通生物学
名词解释、选择填空题、填空题、简答题、论述题等。 641自然地理学 概念20% 辨析20% 简答题30% 论述题30% 825 生态学 概念及术语理解(英文名词须先翻译成中文名词,再作解释 辨析比较 (概念及术语比较) 简答题 分析题 (图表分析) 更多题型结构 |
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9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55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55 | 专业代码 : 071300 |
研究方向 |
☆生态学专业 01(全日制)植物生态学 02(全日制)动物生态学 03(全日制)景观生态学 04(全日制)修复生态学 05(全日制)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06(全日制)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英语一 科目3 617普通生物学或641自然地理学 科目4 825生态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普通生物学
测试考生对动物学、植物学基础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能力。 641自然地理学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: (一)地质作用与地貌特征 (二)大气和气候 (三)海洋和陆地水 (四)土壤 (五)综合自然地理 825生态学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(一)环境、环境因子、生态因子与生物的生态关系 (二)种群及其基本特征与数量变动 (三)种群的遗传结构、进化机制和物种的形成 (四)物种的生活史对策 (五)种内关系 (六)种间关系 (七)群落生态 (八)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(九)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(十)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备注:限本科及以上学历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7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50 | 专业代码 : 071300 |
研究方向 |
☆生态学专业 01(全日制)污染生态学 02(全日制)恢复生态学 03(全日制)植被生态学 04(全日制)景观生态学 05(全日制)植物进化生态学 06(全日制)动物生态学 07(全日制)人类生态学 08(全日制)城市生态学 09(全日制)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 10(全日制)湖泊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11(全日制)进化生态学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7普通生物学或641自然地理学 825生态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普通生物学
测试考生对动物学、植物学基础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能力。 641自然地理学 测试考生对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分析能力 825生态学 测试考生对于生态学基本概念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备注:
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617普通生物学
名词解释、选择填空题、填空题、简答题、论述题等 641自然地理学 试卷的题型结构 概念 20%辨析 20% 简答题 30% 论述题 30% 825生态学 试卷的题型结构 概念及术语理解(英文名词须先翻译成中文名词,再作解释 辨析比较 (概念及术语比较) 简答题 分析题 (图表分析) 论述题 更多题型结构 |
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6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40 | 专业代码 : 71300 |
研究方向 |
01污染生态学 02恢复生态学 03植被生态学 04景观生态学 05植物进化生态学 06动物生态学 07人类生态学 08城市生态学 09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 10湖泊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7普通生物学 或641自然地理学 825生态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普通生物学 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、选择填空题、填空题、简答题、论述题等。 641自然地理学 试卷的题型结构 概念 20% 辨析 20% 简答题 30% 论述题 30% 察的知识及范围 (一)地质作用与地貌特征 (二)大气和气候 (三)海洋和陆地水 (四)土壤 (五)综合自然地理 825生态学 试卷的题型结构 概念及术语理解(英文名词须先翻译成中文名词,再作解释) 辨析比较 (概念及术语比较) 简答题 分析题 (图表分析) 论述题 备注:限本科及以上学历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5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专业代码 : 71300 |
研究方向 |
01污染生态学 02恢复生态学 03植被生态学 04景观生态学 05植物进化生态学 06昆虫生态学 07人类生态学 08城市生态学 09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 10湖泊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7普通生物学 825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备注:限本科及以上学历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 ||
复试科目 |
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4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30 | 专业代码 : 71300 |
研究方向 |
01污染生态学 02恢复生态学 03植被生态学 04景观生态学 05植物进化生态学 06昆虫生态学 07人类生态学 08城市生态学 09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 10湖泊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7 普通生物学 825 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 注: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普通生物学: 1、吴相钰等编,《陈阅增――普通生物学》(第3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9年。 2、吴庆余主编,《基础生命科学》(第2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。 071300生态学 825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: 生态学: 1、牛翠娟等编,《基础生态学》(第2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; 2、姜汉侨等编,《植物生态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; 3、孙儒泳等译,《生态学》(E.Ricklefs编,第5版,中文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年。 生物化学: 1、郑集、陈钧辉编,《普通生物化学》(第四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; 2、王镜岩、朱圣庚等编,《生物化学教程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复试时将采取笔试、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(差额比例120%左右)复试,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、综合分析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。 以同等学历报考的考生,在复试阶段加试两门主干课。 各专业的复试方式、科目、复试成绩所占权重,复试差额比例等由各院系根据本学科、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,届时将公布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3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26 | 专业代码 : 71300 |
研究方向 |
01污染生态学 02恢复生态学 03植被生态学 04景观生态学 05植物进化生态学 06昆虫生态学 07人类生态学 08城市生态学 09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 10湖泊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11水文水资源变化与跨境影响 12水域生态与河流健康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17 普通生物学 科目4 825 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普通生物学: 1、吴相钰等编,《陈阅增——普通生物学》(第3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9年。 2、吴庆余主编,《基础生命科学》(第2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。 825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: 生态学或生物化学(任选一门) 1、牛翠娟等编,《基础生态学》(第2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; 2、姜汉侨等编,《植物生态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; 3、孙儒泳等译,《生态学》(E.Ricklefs编,第5版,中文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年。 生物化学: 1、郑集、陈钧辉编,《普通生物化学》(第四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; 2、王镜岩、朱圣庚等编,《生物化学教程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云南大学将采取笔试、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(差额比例120%左右)复试,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、综合分析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。 以同等学历报考的考生,在复试阶段加试两门主干课(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)。 各专业复试的方式、科目及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等细则请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2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28 | 专业代码 : 71300 |
研究方向 |
01污染生态学 02恢复生态学 03植被生态学 04景观生态学 05蕨类生态学 06植物进化生态学 07昆虫生态学 08人类生态学 09城市生态学 10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 11湖泊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12生态环境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7 普通生物学 825 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617普通生物学: 1、吴相钰等编,《陈阅增――普通生物学》(第3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9年。 2、吴庆余主编,《基础生命科学》(第2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。 825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: 生态学或生物化学(任选一门) 1、牛翠娟等编,《基础生态学》(第2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; 2、姜汉侨等编,《植物生态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; 3、孙儒泳等译,《生态学》(E.Ricklefs编,第5版,中文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年。 生物化学: 1、郑集、陈钧辉编,《普通生物化学》(第四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; 2、王镜岩、朱圣庚等编,《生物化学教程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招生年份:2011 | 本院系招生人数: 未公布 | ☆生态学专业招生人数: 30 | 专业代码 : 71012 |
研究方向 |
01污染生态学 02恢复生态学 03植被生态学 04景观生态学 05蕨类生态学 06植物进化生态学 07昆虫生态学 08人类生态学 09城市生态学 10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 11湖泊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12生态环境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试科目 |
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7 普通生物学 825 生态学或826生物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| ||
初试 |
普通生物学: 1、陈阅增,《普通生物学??生命科学通论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7年、2000年。 遗传学: 1、刘祖洞等,《遗传学》(上、下册),高教出版社,1991年; 2、赵寿元、乔守怡,《现代遗传学》,高教出版社,2001年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|
||
复试科目 |
限本科及以上学历。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学力 |
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| ||
题型结构 |
更多题型结构 | ||
资料说明 |
更多资料说明 |
手机登录/注册 | |
---|---|